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

网站收藏烽烟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双星新材股票未来10倍# 抄作业之双星新材

双星新材股票未来10倍

趁市场调整买入双星新材,后续如继续下行择机继续加仓,加更一篇作业。

未知名

双星的平台化优势越来越明显,双星这几年搞出了基膜,光学膜片,mlcc膜,强化pet膜,pet复合铜箔,对应的下游行业是显示、电子、光伏、电池,这些产品的毛利率都是30-45%,都是高端的新材料产品。如果只搞出了里面的一个,是有偶然的因素,但是能做出这么多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绝对不是偶然,必须要全面审视双星的平台化的研发能力。估值角度无论横向对比还是纵向对比,都有很大优势,如此持续高增长的新材料标的才给十来倍。

结合最近的催化剂其一原油暴跌,pta原材料大跌,成本端压力释放,其二pet铜箔研究进入后期阶段,重要指标内部检验合格已经送到客户处认证评价,基膜已经开始对PET铜箔客户进行销售,正式杀入锂电赛道,相对其它锂电板块整体估值有较大预期差。我觉得是技术面和基本面的共振到了,双星已经全面进入高毛利的高端材料领域,估值重构一直都没到合理阶段,今年上半年跟随系统性风险把筹码杀的非常干净,叠加最近的pet铜箔持续催化,应该是启动一波估值重估。

风来必须冲:仓位未知

双星新材市值估算:PET铜箔450亿(30x) 光伏背板膜100亿(20x) 新材料480亿(10x)=1030亿。

一、PET复合铜箔:1GWh锂电需求铜箔1000万平,25年动力电池需求1.5TWh,对应铜箔需求1200亿(单价8元/平);PET复合铜箔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显著优于纯铜箔,假设25年渗透率30-50%,对应PET复合铜箔需求400-600亿。双星从早期给重庆金美供应基膜到自主开发,具备从BOPET材料,磁控溅射镀,水镀等完整工艺,并在推进LG等客户的产品验证。公司磁控溅射设备来自美国应材(具备5亿平产能),水镀设备来自韩国,具备量产能力。以现有5亿平产能假设,成本3.5元,售价8-10元,对应盈利15亿,30x PE对应市值450亿。

二、光伏背板膜:21年收入11亿,份额30%;25年光伏装机450GW,对应背板膜需求15亿平以上,假设单价8元,对应120亿以上市场。公司30%份额对应36亿收入,对应盈利5-6亿,20x PE对应市值100亿。

三、新材料业务:包括热缩膜、信息膜、光学膜等,公司22年底新材料产能80万吨,23-24年还将投放10条产线,合计产能130万吨。假设按照目前3700元单吨盈利,对应净利润48亿,10x PE对应市值480亿。

逻辑驱动交易:仓位未知

双星如果完成验证和定点,空间有多大?

答:假设动力电池负极铜箔销量是300亿,双星拿下20%的份额,即60亿销售额,售价参照铜箔5-7元(轻量化优势下原则上售价更高),大规模生产成本控制在3.5元以内,净利润会接近40%,即24亿利润,光这一块的估值可能就比当前市值大一倍。目前公司涨上来存量业务对应22年也就14倍估值,对应今年30%增速,手握PET铜箔选择权,低估值高弹性。

A股几乎所有的新材料膜上市公司反复强调基膜重要性:激智、长阳,都会在招股书中强调基膜的难度、重要性以及对最终产品的直接影响,高端新材料,尤其是平整度指标达到光学级的基膜供应方尤为稀缺,过去几年对日韩依赖度极高,如东丽、三菱、SKC;双星是行业引领国内一体化、基膜平台开发模式,产品线通常涉及到基材(基膜)、复合基材、终端膜三种,若用PET铜箔为例,可以简单对应为4.5μm的基膜、磁控溅射后的中间品、水镀后成品PET铜箔,过去三年新材料基膜的突破是双星能快速涉足PET铜箔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考虑PET铜箔,双星原先业务怎么算账?

答:先看基膜方面:

21年加权产能=68万吨;

22年加权产能=96万吨;

23年加权产能=120万吨;

涂布深加工方面:

21年初2亿平,21年底3亿平,22年3Q交付5亿平,年底就是8亿平,预计23年底到13亿平。

我们对业绩复合增长30%的测算来自:

1)基膜产能增加;

2)新产能定位于高毛利的新材料;

3)涂布深加工导致公司产品附加值提升。

近期PET铜箔只是加速了公司的主业估值修复,目前13-14倍,明年10倍PE来看,仍处于深度价值区,PET铜箔的预期远没体现,如果上游石化原材料继续跌,多因子共振,弹性就更大了。

明势小屋:仓位未知

一、核心竞争力

双星拥有3亿平光学膜产能,50万吨级新材料膜生产能力,加上中低端总产能达到百万吨。基膜偏中上游,决定下游各种光学膜深加工质量。配方调整容易影响到不同细分产品。而基膜生产一方面需要产量和规模优势;一方面高端光学膜对精密设备和配方有苛刻要求。

双星攻克中上游,提前锁定德国布鲁克纳先进产线,与三星合作耗时6-7年解决配方,最终把最难的基材环节做出量。往往这种企业靠巨额投资获得成本和规模优势,构建起护城河。竞争格局更稳固,不太受到技术上快速迭代影响。

我认为这是双星核心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便可以一体化发展,往下游深加工细分产品上不断开拓。

这部分是维持估值的基本盘,也是向上成长的土壤。

二、业务与产能

盈利贡献较大的主要就是,光学膜和光伏膜这块。因为下游组件需求旺盛,所以光伏背板膜能获得较快发展。

光学膜,3亿平,近15万吨产量,市场规模大概在200亿左右,公司市占率大概10%。

光伏膜,12万吨,市场空间大概40亿,公司市占率30%。这两块,增速飞快,产能也比较大。

所以主要推动业绩增长,来源于光学和光伏两块业务,大约占到总营收60%。再加上毛利较高,都在35%左右。所以利润贡献度就更高了。

总体而言,产品结构存在变化,高端新产品放量,量价齐升。导致,原有低端产品比重下降,从传统的聚酯功能膜企业,向高端新材料行业转型。这个趋势已经非常之明确。

光学膜叠加光伏膜需求景气度较好,公司占比逐渐增多。存在估值上的认知差,叠加PET复合铜箔产品替代电解铜用作负极集流体趋势较为明显,基材需求量会更加爆炸。同时上游原料PTA下跌多,业绩更有保障。

因为,我一直认为技术很难形成稳固护城河,只有厮杀出来后形成的竞争地位,才具备稳定格局。就是那种,这活不难,但是你也干不了。主要是过了时机后,投入产出比不再划算,竞争对手无力回天。

吴加布:仓位未知

一、双星新材

BOPET膜国内老大,竞争对手日本东丽,有国产替代概念。基膜的技术和产能国内遥遥领先。下游应用主要是光学膜,收入占比36%,光伏背板膜,占比21%,这两项业务的毛利率35%。

PET铜箔处于客户论证阶段,何时量产还不知道。预计近两年收入和利润增速在30%左右。去年利润13.85亿元,一季度3.59亿元。预测今年利润18—22亿元。23年26亿元。当前市值324亿元,对应今年16.2倍,对应明年12.5倍。不考虑铜箔因素,给20倍估值,18亿利润360亿,20亿利润400亿。若铜箔应用加快,则提升估值。

如果铜箔加快商用,则机会巨大。因为公司的基膜价格只有东丽的一半,大部分PET铜箔制造商都要向他采购基膜。

以上内容仅供本人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进行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石古投研,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关键词推荐:寻甸健康管理师培训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