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

网站收藏烽烟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李娟 我的讨好型人格]如果你习惯讨好,请像李娟这样清醒

讨好是生存智慧

随着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李娟,成名十多年的作家,再次成了焦点和热点。她的确有资格被热捧和热推,虽说不够著作等身,但“及膝”应该是差不多了(李娟个头儿小,哈哈);国内各类文学大奖拿到手软;好几本著作翻译为各种外文;散文集拍成了热播电视剧。

她45岁,可以说功成名就。

她的文字为何如此手捧?不得不归功于“她会讨好”。

她是习惯讨好的人。

在兵团生活时,没户口,不能入学。家人就得讨好别人。

在学校被霸凌,她得讨好同学。在家里被打压,她得讨好妈妈。

妈妈带她在四川老家做小生意,肯定得讨好人。

赔了钱,一家人决定重回新疆。李娟跟妈妈学裁缝,她们的生意并不好,还是得讨好人。

她们跟随哈萨克牧人转场,做牧民生意,还是在讨好人。

李娟也曾到乌鲁木齐打工,讨好老板。

直至2003年,她的《九篇雪》出版。至少有20年时间,她一直讨好别人。

讨好是生活,是必须,不得不如此,谁还没有讨好人的时候呢?只要亲密关系中一方自私而强势,而你又不得不跟对方保持联系。孩子必须讨好父母,学生必须讨好老师,下属必须讨好上级,店主必须讨好顾客,帮派小弟必须讨好大哥。

被家暴的妇女不离婚,总有她的现实衡量。次次遇上渣女的恋爱脑,一定有他的算计。

李娟 我的讨好型人格

李娟为了发表,为了赚到稿费,她在写作时,不得不讨好网民,讨好读者。

李娟说:“我自己很讨厌《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写得太讨巧了。与其说用了很多技法,不如我天生的讨巧型人格,希望能够被别人接受,希望能够被别人喜爱。所以我就投其所好,很卑微的小孩儿的心态。而不是肆无忌惮地真的去做我自己。嚣张狂妄地尽情表达。那样的表达很有魅力,很动人,可是我做不到。我每写一句话都会想到,别人在看这句话,别人会不会喜欢。”

“我不是那种天才型的作家,我可能只是比较有判断力的作家吧,能判断出这句话这么写,会比那样写好一点而已。”

讨好,是一种病

这种“顾客就是上帝”的自动思维,确实成就了她的独特风格,的确带来了更多读者,她成功了。

讨好式写作能够带来不同的生活,改变自己的人生。于是,她就讨好,变着法儿讨好。

讨好是生存法则,也是智慧。

李娟 我的讨好型人格

但它的另一面实在吓人。就是李娟这样,习惯成自然,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医学名称,世卫组织和各国的精神疾病诊断中,并没有这样一个分类。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也不会用这个概念定义谁的心理障碍。

讨好能让人获益。

但是,李娟不开心。她一直不开心。所以,谈到催更,谈到自己的写作计划,李娟说她正在努力改变,从改变写作风格开始。

讨好当然会让你难受。以下媚上,越主动示好,越会继续被蔑视,被轻视。

“委屈自己,成全别人”是讨好型人格的人生信条。讨好型人格有几个鲜明特点。小心翼翼对待别人,生怕对方失望;善于察言观色;宁可自己受罪也要先照顾别人感受。自我概念就是,我软弱,我幼小,我不配,命该如此。

讨好造成自卑,自卑用讨好掩盖,获得肯定,获得支持,免于被伤害。恶性循环。

清醒地意识着讨好

别人正在总结李娟式“那些笑出猪声”的幽默,李娟却清醒地自知那是讨好,是献媚。读者感受到的是田园牧歌式美好,殊不知那是李娟刻意用了滤镜,绕开了现实中的丑陋和煞风景。

日常已经足够艰辛,有多少人还喜欢看同样的日常艰辛?他们需要这样的文字。

李娟对自己善于讨好有清晰的觉察。

“明明很痛苦,但是非要笑着,明明很尴尬,但是就要装作无所谓,不在乎,这确实是自我保护的唯一的盔甲。别人的梦想都是希望自己能够特别一点,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其实我小时候就尽量装得和别人一样,因为我那时候太弱太卑微了,太脆弱了,唯一最安全的方式就是消失在人群中,别被发现。”

讨好引发内耗。

清晰地意识到这是讨好,就已经是在治愈讨好。

李娟 我的讨好型人格

黄蓉变着法做美食讨好洪七公,当然是有意图,非常明确,就是想让他教郭靖绝世武功,免得总被人欺侮。这种讨好,黄蓉非常清楚,有明确目的。

所以,黄蓉并不以讨好为耻。她很享受这样的伎俩。

觉察自己的内心感受。

讨好的人生,自卑,无助,孤独,羞耻。

其实这种感觉一直都有,一直都在。机体自有智慧,机体有自保本能,它会告知大脑,让你有感知,有反应。

只是从未认真觉察。

觉察就是,停留在不舒服的感受那里,觉察它是什么,给它一个定义,感觉它带给自己什么感受,什么事情造成了这种感受。

“我承认这样会损伤我的自尊。我精确地把握别人的心理,这是一种很算计的写作。反正我是个有缺陷的作者。”李娟如是说,我们要学习。

讨好型人格,既渴望爱,又害怕爱。内心有多渴望,外部就有多拒绝。因为不敢相信还有投桃报李,不敢相信会有无条件的爱。

还要觉察各种防御心理。讨好会带来价值感,成就感。到底是不是真实的价值感?讨好别人,就是跪着乞爱,讨好不是爱,示弱讨怜悯,并不能得到真正的价值感,并不会获得尊严。伪价值感有两个简单的检测标准,第一就是后悔。兴奋之后紧接着到来的就是“又上当了”,吃亏了。第二个标准是,一边付出一边生气,知道不公平,但是还是接受。

惯性最可怕。明明不需要再讨好谁,或者不必人人讨好,但惯性使然,还是把自己放在讨好的位置。给别人做十件觉得应该,别人做一件感动得无以回报。

你甚至会抱怨对方,“真是犯贱”,理所当然,得寸进尺。

讨好者自救指南

李娟 我的讨好型人格

第一,做一个不好惹的人。

自卑是一个破坏力量,一定会释放攻击。对内就是自我攻击,伤害自己。自救,就是把攻击力量转向对外,懂得礼貌拒绝;要让对方知道欠你人情,幽默地表达;明确表达你的情绪,我很生气,我特么急了;关系中,越做越多时,抱怨也会越来越多。越做越少时,抱怨也会越来越少。

事实证明,遇事先沉默三秒钟,摆脱自动思维控制,就能做出恰当应对。自己的分内和责任,勇于承担;不该自己背锅,怼回去就对了。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发飙才能维持正常的关系。

第二,重新评价自己。

上帝不会特别偏爱谁,为这个人开了一扇门,就会为那个人开了一扇窗。任何个性都有利弊两端,摩羯座绝对不比处女座更好,反之亦然。人人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项。李娟的优势就是写作,小学二年级被老师说你以后可以当个作家。你的优势也许就是给李娟润饰文字。

不要把“自我概念”寄托在别人的评价中。这是低自尊的主要特征。

第三,抛弃整体思维模式。这是中国人非常典型的人格特征。父亲不会向儿子说“对不起”,老师不会向学生道歉,因为害怕权威整个倒掉。越来越多的撕裂,一言不合就退群,都是整体思维作祟。理性的认知是:某方面的弱点和短板,不等于我整个人都不行,都得仰人鼻息。我一定有足资自豪的优势和长项。

有读者这样感慨:“有时候会想,如果李娟的生活经历(童年时老师同学的羞辱和姥姥妈妈的大骂,我简直不敢想,小孩子太可怜了)放在我身上,会怎么,我不知道,但有一点我很肯定,我会陷在不知怎样自我救赎的痛苦里,苦苦挣扎,生活得没有李娟坚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学拯救了她”。

也有读者如此评论:“李娟有趣的文字下掩藏着童年的阴影与落寞,也许换个人都难以从中得到乐趣,但是她自身治愈了自己。”

这就太不自信了。李娟确实比你更有文学天赋,但是,在治愈这一方面,李娟做得并不谁更强。她能做到,其他人也能做到。当你把自己全部交付出去时,就意味着你还是整体思维。

第四,承认和接纳。

心理咨询师有个默认格言:不要把他/她治好。意思是不能用完美标准衡量疗效。否则引发新的心理问题,比如病态自恋,强迫症。

不能改变,就得接纳。允许某些负性感觉和人格同在,承认和接纳人的不完美,不全能。凡事有因果,总有存在的理由,不可抗,不可控,强行对抗只会带来焦虑和抑郁。但凡能改变的,也不会拖延着让它折磨自己,起早贪黑也得把它摆平。

李娟说:“我很讨厌《我的阿德勒》,很讨厌自己。对那样的自己感到失望,有些厌弃。但是不能剥离开来,就是这样复杂的情感。”

第五,切断有毒关系。

我们改变自己如此不易,凭什么自信能改变别人?改变自己,我不犯贱,别人就不犯贱。改变自己,就改变了关系,也就改变了他人。

无须再忍,就不再忍。就得这么功利。

这就是自爱。

成名前的李娟更偏爱诗意的文字。诗意?一定包含着忧伤、哀怨,孤独、郁闷。但是,读者不喜欢,她只好投其所好。

现在的李娟,“我没有家人,没有孩子,我不用考虑太多。我能吃多少?我能喝多少?我没有太多欲望。我也不爱交际,不用维持人际关系网。”

她足够强大,无须继续讨好读者,她马上就写自己更喜欢的诗意文字。她甚至可以搁笔不写。

有网友问李娟,自己最喜欢自己的作品是哪一部?李娟的回答是:《遥远的向日葵地》,2017年出版。“这是我最近的一部作品。它可能不是我写的最好的,但却是最接近我现在状态的一个作品,我是蛮喜欢它的,而且写得也比较顺利,两个月就写出来了。

读者喜不喜欢?who care。

李娟 我的讨好型人格

能够被李娟的文字治愈,当然很好。但是,我更希望能够被李娟清晰觉察“讨好意识”的这个能力治愈,这才是真实的治愈。

自己的心是什么样,就会看到什么样。这是“相由心生”的本意。自己的内心没有觉察,只是依赖李娟精心选择的文字,即便亲身到了阿勒泰,投射机制作用下,眼中看到的,可能恰恰就是李娟刻意回避的那一面。

毕竟,那一面同样真实。一个贫苦农民的“农村”,跟一个观光者视角的“农村”,都是真实。老农民踩到一摊牛屎会骂一句“死蛮牛”,那双鞋是媳妇新买来的,挺贵。观光客踩到草地上同一摊牛屎,觉得这才是农村的美。

李娟说自己天生就是讨好型,“这是命运,人总是被困在这里或者那里。”。这是必须厘清的错误观念,没有天生讨好型,生命不会如此自虐。

不得不说,李娟觉察到了真相,她走在改变的路上,尚未抵达。

但我们不必悲观,谁都可以不困在讨好型人格之中。

如果不能被李娟的文字治愈,请不要神化李娟。神化一定会连累无辜的李娟。

文章来源:刘继纯心理教育和咨询,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