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

网站收藏烽烟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原来上海人的松弛感,全都源自于生活的“附近感”

上海人的春日松弛感是天生的

去上海的那几天,当了回“gai溜子”。

在愚园路的弄堂里喝咖啡,在安福路吃brunch,去苏州河畔看艺术展,还闯入了一场美陈博览会。

很多人都说,武汉与上海之间,相似又互通,总能从许多的角落看见彼此的影子。

但这座城市到底怎么样,还是要逛了才知道。

上海人的春日松弛感是天生的

行走在上海的街道

穿梭在居民的生活圈

已经数不清第几次到上海。

从汉口火车站出发,5个多小时,抵达魔都上海。这一次出发,除了要逛艺术展、感受艺术氛围,我将另外一件事安排上了行程——

就是去那些曾经在无数文章里出现过的街道上走一走,武康路、安福路、乌鲁木齐路、东湖路、愚园路……

上海人的春日松弛感是天生的

大概是在愚园路穿梭了一个来回,春日午后的阳光温度刚好,背着双肩包拿着相机的游客和讲着本地话聊天的阿姨们擦身而过,我坐在梧桐树下的长椅上,有点理解了上海的街道为什么总是让人向往。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艺术完全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而并不专属于某个特定的群体。随处可见的新潮咖啡店、新兴餐饮店,同时还保留了老式便利店、裁缝店和理发店,艺术化的元素融入进了生活的每个角落。

上海人的春日松弛感是天生的

*左边是装修时尚的首饰店,右边红色小门是烟店,混搭很和谐

除了这个,还有街道和里弄对社区生态的保存。作为一个外来人,可以通过每栋建筑的介绍牌或扫描二维码,来了解它的来世今生。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饮品店,曾经也可能是名人的居所。

他们制定的游客公约,颇有设计感的街道服务中心,也坦然又大方地暴露在城市界面上。

上海人的春日松弛感是天生的

这让我想起几年前看《激流时代》,李翔在安福路和店主、附近的居民交谈。夜幕降临,有人遛狗,有人散步,有人坐在街头喝酒,也有人奔着网红店铺前来打卡。

这里不仅有着百年的老建筑,还充满着上海本地的生活感和烟火气。同时,又融合了这个时代里有创造性的东西。

简单来说,就是舒服,就是松弛,而且是让来往的人都“舒服”。

彼时彼刻,一种奇妙的、无法控制的念头,在我脑海里浮现。

尊重居民的生活

才是“生活在附近”

其实,我做行走系列,做菜市场系列,做艺术城市系列,都是在探讨在追溯城市最本真的部分:普通人怎样生活?

上海的街道,固然也有新的一部分,但我感受最深的,是它们对生活的营造,对居民的保护。

抵达的第二天,赶早去街道上吃了个brunch,11点的店铺人满为患。里面不仅有像我这样单独前来的年轻人,还有聊工作的上班族,带娃前来的妈妈,结伴前来的老两口。

就像朋友总说,上海的精致氛围是从上到下的,完全覆盖到每个群体的。

老的社区、老的建筑都没有被落下。

上海人的春日松弛感是天生的

是啊,从去年的乌中市集爆火,到近期鸿寿坊的热度居高不下,社区场景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在上海展开。

来都来了,怎么能错过?

乌中市集因为行程错过,我索性一口气打卡了蟠龙天街和鸿寿坊。

先说最近很火的鸿寿坊,它是典型的社区衍生商业。有商业账号评价它是一个会带来“附近感”的空间。

我觉得它更像一个精致版的商业合集,不仅有菜场、茶馆、夜宵甚至麻辣烫,还卖葱油饼、黄泥螺,烧腊和水饺。

不管什么时候,喝完了一杯咖啡,还可以去买点菜带回家。多么生活化的画面。

上海人的春日松弛感是天生的

上海人的春日松弛感是天生的

蟠龙天地则更加多元化,直接形成了传统商业与文化、自然体验的融合。虽然游客居多,但它的绿地直接无缝拓展到邻近的崧泽大道和金光路。

上海人的春日松弛感是天生的

“感性城市SCity”曾在文章里写过:“为了对抗孤独,人们会更加重视小规模、本地化、区域化的东西。”

《第四消费时代》作者三浦展,也在书中表示:第五消费时代有五个特征,即——慢速的、小规模的、软性、社交的、可持续性。

这不正是我们对附近,对邻里关系,对社区营造的渴望与需求?

社区的营造

最终还是要抵达人

写城市小店那篇文章的时候,我认真比对了武汉的街道和上海的街道。除了里分与里弄的相似性,还有个很特别的结论,那就是武汉也如上海一样,有很多非常适合步行的街道!

意思就是,好吃的、好玩的、有趣的街道,我们更需要步行去抵达。

上海人的春日松弛感是天生的

*小区门口几平米的鲜花店

在武汉和朋友约下午茶,要么直接就是公司附近,要么是某些意想不到的巷子里,营业的独立咖啡店。

交接完最近的故事后,再晃悠几步到最近的文创店铺,有些地方可能还有面包房。

而这样的街巷,一般都是居民生活的附近。

时不时我也会想,如果老的那些裁缝店、理发店就好了,再来几家服饰店,一个小型菜市场,街坊们的需求就完全可以在此解决了。

上海人的春日松弛感是天生的

*简易门牌的改衣服店铺,营业中

城市更新的目的从来不是舍弃掉旧的部分,而是要在旧的基础上去创造、创新。上海的街道,不正是如此吗?

包括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外观看上去就是一栋破旧的仓库,随行人说是由原四行仓库的光三分库改造而成。

但是,完全不影响里面的展出效果。

一方面保留了过去的记忆,另外一方面又昂首挺胸地向前迈进。

上海人的春日松弛感是天生的

除了现有的本地人和外地游客都非常爱逛的黎黄陂路,我也非常期待改造后的保元里、咸安坊,还有改造中的武昌老城。

好的城市是多元的,也是维护和尊重人们日常生活的,而街坊们期待的烟火气,不过就是曾经的那段故事,那种好好生活的氛围。

这次的上海行匆匆忙忙,背着双肩包就出发。前去的几天,小朋友们疯狂在群里轰炸,给我定了不少“探索”的小目标。我还笑称,这一次是带着任务出发。

好在,任务完成,城市也好好体验了。

出发,是为了更好的回归,不过要切记,下次出发,要买一双适合行路的好鞋。

?原创文章 转载请获得授权

更多内容推荐

麻建雄:文化的传播者

我们,美在一起

上海人的春日松弛感是天生的

编 辑  /  爱 玉 冻

主 编  /  刘 易 宙    统 筹  /  王 小 丫

上海人的春日松弛感是天生的

点亮「赞」 「在看」,分享生活高光

文章来源:莉行CHANNEL,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