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此词条收录于12/27,仅供参考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 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又称“涑水先生”“司马相公”“真宰相”“司马温公”。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朝,官至宰相。主持编写了中国古代第一部多卷本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年少聪慧,宝元元年(1038年),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奉礼郎、并州通判、同知谏院等官职。因官员任免、边境防守、宫中礼仪、册立继承人等事劝谏宋仁宗,并对宋仁宗阐述为君之道。嘉祐八年(1063年),宋英宗赵曙即位。为保持朝政稳定,司马光数次上书,调节宋英宗与皇太后之间的矛盾。除了处理朝廷内外各类政事外,司马光于治平三年(1066年)开始编撰史书。宋神宗即位后,将此书命名为《资治通鉴》,任命司马光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司马光认为新法祸国殃民,于是数次上书,力陈新法的弊端,请求废除新法,因此与王安石结怨。为避祸端,司马光请求任许州知州,离开京师。后又请求任判西京御史台,在洛阳专心修撰《资治通鉴》。元丰七年(1084年),《资治通鉴》共294卷全部完成。次年,宋哲宗赵煦即位。司马光任陈州知州,后改任门下侍郎,上书建议更改法令制度。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废除了一系列新法,恢复为变法前的制度。元祐元年九月一日(1086年10月11日),司马光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太师、温国公,归葬陕州夏县,谥号“文正”,赐碑《忠清粹德》。
北宋官员、文学家苏轼认为,司马光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博学多才、无所不通,音乐、律历、天文、书法、数学都很擅长。南宋史学家王称认为,司马光对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都很忠诚、有大义,世人认为他有大智慧、道德高尚,因此声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