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支》,此词条收录于12/26,仅供参考
度支是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故名。魏晋始,大司农厉下已有度支中郎将、度支校尉和度支都尉等官名。南北朝以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等曹.隋朝实行“五省注部制",尚书省设有度支部,为六部之一,583年改称民部。度支部为国家财计主管机构,度支尚书掌握国家财计大权,其所属有度支(本闻)、仓部、左户、右户、金部、库部六个职能部门。度支本司为会计核算的主管机构。唐朝改民部为户部,下有度支郎中,掌管全国的财政预算和会计核算,是唐代最高的会计主管部门,总管全国会计事务。
度支中郞将亦隶于大司农。魏文帝设度支尚书寺,晋及南朝宋、齐、北朝北魏、北齐均设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四曹。隋初沿之。文帝开皇三年改称民部,为六部尚书之一。唐初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部为户部,下有度支郎中。至宋代,度支使与户部使、盐铁使,总领全国财赋,合称三司使。度支命名下设有副使、判官等。元明不设三司,事权归于户部。
《宋书。百官志上》:“魏世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五曹尚书。晋初有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六曹尚书...江左则有祠部、吏部、左民、度支、五兵,合为五曹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