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韩城梁带村-韩城梁带村

韩城梁带村

《韩城梁带村》,此词条收录于12/30,仅供参考

      韩城梁带村隶属陕西省韩城市昝村镇,位于市区东北7公里黄河西岸的台地上。

      韩城梁带村两周诸侯大墓发掘现场速记

          昨天的梁带村,无疑是历史文化爱好者注目的焦点,起伏跌宕、激动人心的梁带村考古现场被中央电视台整整直播了4个小时。4个小时的直播中,睿智从容的我省考古工作者仅仅向下挖掘了两公分,但已经获得众多西周时期的珍宝。

        两个大墓都是诸侯君王墓

        直播发掘的是梁带村28号大墓和502号大墓,不出所料,两座大墓都保存得相当好。负责现场考古发掘工作的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孙秉君说,两座大墓都出土了5个青铜鼎,按照两周时期的礼制,可以确定两座大墓都是诸侯王级的。而在此之前的发掘中,三个规模较大的墓室也全发现了五鼎。专家推测,梁带村共有7个诸侯级的大墓室。如此多的诸侯王埋葬在一起,对于今人理清他们的辈分关系非常有帮助。据28号大墓中已发现众多的青铜礼器、兵器,专家推测墓主可能为男性,从规模看墓主应是一代国君,从墓地布局和出土器物的初步观察,M28可能晚于先前的诸侯墓M27,即前者可能是后者的儿子,这对芮国墓地是否有昭穆制度(周王排序制度)的存在,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线索。502号墓中发现有10个车轮子痕迹,这应是5辆车的规格,这种人车合葬的情形实在少见,考古人员推测墓主可能为诸侯夫人墓。诸侯王的世系关系理所当然昭示着两周时期在韩城一带一个诸侯国的兴盛衰亡史。诸侯王的墓葬中,当然不仅仅有青铜鼎,两座大墓中还出土了编钟、玉器等文物。

        中国最早的俑横空出世

        诸侯王的墓葬里,不知埋藏着多少奇迹。考古人员昨在502号墓穴的角落发现了4具人形木俑。由于年代实在是太久远了,木俑已经完全腐朽成为泥俑,文物保护专家通过石膏和试剂浇灌的办法,硬是对这些木俑进行了科学复原定型。普通人也许认为这不算什么,但学者的眼里,这个发现对研究中国礼葬制度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省考古研究院商周研究室主任张天恩博士说,用俑陪葬是中国古代墓葬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变革,殷商时期普遍流行使用活人殉葬,到了西周时期殉人现象逐步减少,春秋以后基本绝迹。取而代之的是以俑代替活人,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之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木俑出自春秋晚期的楚国,最早的陶俑出现在战国早期的秦国。昨天发现的这4件木俑是截至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俑,比秦始皇兵马俑早了600年。

        诸侯骨骸化粉末平民骨骸却完整

        历史常常与人在开玩笑,包括尊贵之极的君王在内。昨天的考古发掘中,人们发现了一个很特别的现象,28号诸侯墓中的骨骸已经化成粉末,之前考古人员发掘的19号、26号、27号等贵族或诸侯墓地中的状况也是如此,同时发掘出来的粗糙下葬的15座小墓的骨骸却都保存完整下来,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考古工作者们给出的解释是,周代诸侯们虽然多在棺内施撒朱砂,希望用朱砂来防腐,可实际上这些东西没起任何作用。而那些丝毫没有能力“防腐”的奴隶或者平民,其墓葬却起到了防腐的作用。难怪现场有媒体人士感叹:“这对于当时那些希望永生的君王们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韩城梁带村两周墓地考古发掘

      梁带村M28号墓出土的青铜礼器。

      武警战士守卫在M28墓旁。

      梁带村M502号墓出土的马车。记者王平摄

        我省韩城梁带村两周墓地的考古发现轰动国内外。梁带村两周墓地再次展示考古发掘的新收获,最新揭示的多座墓葬以极其丰富的内涵,更为贴近地显露出这个2700多年前古诸侯国墓地蕴藏的许多神秘。

        周代贵族墓葬引人瞩目

        韩城梁带村两周时期大型古墓群是陕西30多年来发现的少见的周代高等级贵族墓葬。从2005年4月开始发掘以来,该墓地陆续出土了青铜鱼、龙纹镂空铜环、金剑鞘、漆器建鼓等稀世文物2000余组,共计上万件,其中70余件初步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它填补了多项考古空白,成为全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韩城梁带村墓地考古以发现大量珍贵文物、初步证实古芮国地望、纠正历史记载的某些失误而引起各方面的广泛重视。

        为进一步了解周代芮国的文化面貌特征,及在这一带存在的时间范围和历史轨迹,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今年重新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对该墓地的两座大型墓和30座中小型墓进行发掘。3月25日起,发掘工作正式展开,至昨天已发掘各类墓葬20座。除了2座中型墓、10座小型墓发掘结束外,两座带墓道的“甲”字型大墓和其他中小型墓已进入最后的清理阶段,许多重要迹象和珍贵文物已经显露。

        大墓M28随葬品丰富

        昨日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甲”字型大墓M28发掘已接近墓室底部,清理出了棺椁的迹象,棺的四周可见分布有十来个圆环状的青铜器物,部分随葬品也已显现,呈露出斑驳的铜绿锈色。据考古人员介绍随葬品主要有青铜礼器鼎、、壶、鬲、盘等,乐器编钟,兵器戈、镞等,车马器衔、镳、铃以及玉圭等,棺四周的环状器物称作棺环,有结棺绳及装饰作用。考古人员分析,有兵器的出土表明该墓主应为男性,随葬品摆放位置与去年发掘的国君大墓M27相似,据此推断其可能也是国君,即又一代芮公。从墓地布局和出土器物的初步观察,M28的时代可能晚于M27,即前者可能是后者的儿子。古文献对各诸侯国昭穆记载很少,此次发现对芮国墓地是否有昭穆制度的存在,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线索。

        大墓M502蕴涵神秘

        位于北区的另一座“甲”字型大墓M502,位于去年以前发掘三座大墓及M28的西北约200多米处,椁室和墓道发现有大小不等的马车5辆,这是其他墓葬所未见的新发现,其与陕西长安张家坡井叔墓地、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的西周中晚期墓的特征相似。考古人员说,该墓出土了本墓地第一组比较完整的陶器组合,鬲、罐的形制有西周晚期或略早的特征,不仅支持了随葬马车的墓葬可能属于一种较早形式的认识,而且将芮国活动于韩城的历史上推了百年左右。该墓未发现有兵器随葬说明墓主可能是女性,使用带墓道的大墓并以多辆车马及青铜礼器随葬,表明其身份不低,应是一代国君的夫人墓。那么,作为其丈夫的另一代芮公的墓又在何处?这将是文物工作者要寻找的下一个目标。

        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在大墓M502墓室四角各发现高约80厘米的木俑一个,部分木俑的颜面上可见红色的彩绘。在此之前,发现最早的木俑出自春秋晚期的楚国,最早的陶俑出自战国早中期的秦国。这四件木俑是截至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俑,比秦始皇陵兵马俑早五百多年。可以说,它开创了我国古代陵墓用俑制度。墓葬用俑是当时墓葬随葬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殷商时期普遍流行用活人殉葬,到了西周时期殉人现象逐步减少,春秋战国以后几乎绝迹,起而代之的是用俑替代活人。墓葬用俑是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墓葬制度改革的具体体现。

        认识芮国有待将来

        芮国是历史文献不常提及的商周诸侯国,它几乎是历史上一个谜一般的小国。此次大墓附近的其他中小墓葬的发掘,对于芮国墓葬制度的研究也提供了难得的资料。使今人了解到两周时期的芮国墓地,实行的可能是历史记载的所谓“各依其族”的“族墓”制,自国君至于庶人之墓的远近,大概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区分。属于史书所说“生相近,死相迫”习俗的反映。

        省考古研究院负责人介绍说,从目前所能观察到的现象和文物初步可以认为,本次的发掘对于深入认识周代芮国的墓葬制度和历史文化,以及周代礼制、封国制度的研究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但对其意义的进一步认识,将有待田野考古发掘清理结束后对出土文物的全面整理和遗迹现象的认真分析,以及出土青铜器铭文的解读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