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武公》,此词条收录于12/30,仅供参考
郑武公,原名姬掘突,郑桓公姬友之子,周厉王姬胡之孙,周宣王姬静之侄,春秋时期郑国第二任国君。
公元前771年,郑桓公在骊山勤王的战场上被西戌兵万箭射死。当时的郑武公,身穿孝衣,前往战场与西戌决战。西戌战败,郑武公率领郑国的三百乘兵马,和周公姬喧前往申国迎接太子,是为周平王。郑国太子姬掘突,有功于周王室,袭爵为郑伯,加封为周王室卿士。郑武公跟随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利用反间计灭了郐国,占据了郐国土地,并将郑国东迁,建立“新郑”。郑武公东迁郑国以后,凭借周王室卿士的身份,灭掉了共国(今河南辉县西)、鄢国(今河南鄢陵一带)、祭国(今郑州北部)、管国(今郑州东南)等几个国家,成为中原地区强大的诸侯国。公元前761年,郑武公娶申国申侯之女武姜为妻,为了灭掉胡国,郑武公不惜牺牲了自己的将领关其思和自己的女儿。公元前744年,郑武公去世。
郑武公,姬姓,名掘突,是郑桓公之子,周幽王的堂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