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平面》,此词条收录于12/30,仅供参考
夷平面(英文:planation surface,德文:Rumpffläche),也称剥蚀面、侵蚀面、准平原、残余面、均夷面、山足面、山顶面、峰顶面等,是由于夷平作用所产生的,以截面形式横切过一切年龄上先于它的地层和构造的一种平缓地形。夷平面是在构造相对稳定条件下经过长期外营力作用形成的一个接近基准面的平坦地形,上有残山存在,地面有风化壳或其它碎屑堆积,是地貌长期发育的终极产物经抬升破坏或埋藏的结果。夷平面是与长时间稳定的海侵环境相对应的大尺度地貌景观,其原始高度受控于当时的地貌基准,在地貌对比研究中起着“基准点”的作用。
“夷平面”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80年代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威廉·莫里斯·戴维斯和阿尔布雷希特·彭克等地理学家的研究。李希霍芬在1886年出版的《考察指南》中,将外表通过磨蚀作用形成的山脉的种类称为“磨蚀山脉”。1899年,戴维斯提出“准平原”概念,此后相继有学者对“准平原”概念发起攻击,瓦尔特·彭克研究了1877年由格罗夫·卡尔·吉尔伯特提出的“山足面”并延伸提出“山麓梯地”概念,二战后又有莱斯特·查尔斯·金提出“山麓剥蚀平原”概念。这些剥蚀面可以说是准平原的变种,统称之为“夷平面”。1948年,前苏联地理学家康斯坦丁·马尔科夫提出了在地貌夷平作用为主导下形成的四种地貌水准面,对夷平面进行了综合阐述。此后,让·特里喀尔、安德烈·卡耶、朱利叶斯·布台尔、赫尔曼·冯·维斯曼等地貌学家都对夷平面进行了研究。20世纪60年代开始,夷平面相关问题成为了地貌学家的研究焦点,1960年国际地理大会上夷平面的成因问题成为地貌组争论的中心问题之一,1961年的中国地貌学会议也决定把地貌水准面问题列为此后地貌学基本理论研究的首项任务。
地貌是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形成夷平面的作用称“夷平作用”,它是剥蚀作用、流水侵蚀作用、磨蚀作用共同构成的,致力于倾向侵蚀基准。陆块在构造相对休止期间,在一种有利的气候条件下,由于夷平作用长期削切地质构造面,以控制该陆块的基准面为目标,地面逐渐削平,形成平缓起伏的地形,成为夷平面。夷平面生成后,在后期构造运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塑造了夷平面的现代地貌,常见的夷平面有四种变形:断裂变形、拗曲变形、拗曲与断裂伴生变形、掀斜与断裂伴生变形。一般来说,形成越早的夷平面越难保留,因为可能遭到后来的构造运动和剥蚀作用而破坏严重,中国东部地区保存最老的夷平面其时代不超过白垩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