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此词条收录于12/30,仅供参考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时人相尊,称为荀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大师,是先秦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1][4]
荀子年轻时崇拜孔子,是儒家子弓的私淑弟子[a],一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和传习儒家经典,以及从事讲学和著述。荀子曾经两度入齐,公元前283至前265年间,他在此讲学为师,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公元前285年,他曾企图说服齐国实行儒家的仁义王道,选贤任能,重用儒者,后离齐去楚。中年时他曾到秦国进行政治考察,打破了“儒者不入秦”的惯例,并向秦昭王提出自己的建议。后于楚考烈王八年(公元前255年)离秦。后来,他到楚国担任兰陵令,定居兰陵直到终年。[2]
荀子善于吸收和批评诸子百家的学说,提出了“性恶论”和礼论、正名学说等哲学思想。其弟子众多,以李斯、韩非最为著名。荀子的著作十分宏富,在汉代抄录流传的有三百多篇,其中大多出于他本人的手笔,少数篇章是他的学生的记述。其中,《荀子》开创了儒家学派中个人著作体的先河。[2]荀子主张礼法并用和制天命而用之,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和发展,被尊称为“后圣”,与孔子、孟子一起被后世称为“三圣”。他还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