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蓼》,此词条收录于12/30,仅供参考
水蓼(拉丁学名:Polygonum hydropiper L.),蓼科(Polygonaceae)蓼属(Polygonum)植物,又名辣蓼,[1]一年生挺水草本植物。[2]水蓼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或亚热带地区,[3]欧洲及北美也多有分布。中国境内广泛分布于南北各地,[2][1]主产于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4][5]多产在河滩、水沟边、山谷湿地或水中。[2][6][7]
水蓼高约40-70厘米,茎分枝多,质脆,表面灰绿色或棕红色;叶皱缩,披针形,具褐色小点,微辛辣味,具疏生短硬伏毛;总状花序呈穗状,常下垂,苞片呈漏斗状,具黄褐色透明腺点,花柱基部合生,柱头呈头状,花期5-9月;瘦果卵形,暗褐色,具粗点,果期6-10月。[2][7]
水蓼形态优美,可点缀装饰庭院和水景,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8]可固土护坡,处理修复植被和金属污染,也可作生物杀虫剂,具有生态价值;[9][10][11][12]在药用价值方面,它可以行滞化湿,散瘀[yū]止血,祛风止痒;[7]此外,它还可用作调料,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4][8][5]
在中国,水蓼应用历史悠久。水蓼始载于《新修本草》,《本草衍义》云:“蓼实,水蓼之子也”。经考证发现,古人常用之蓼有七种,其中水蓼多为野生。古籍中对于水蓼的记载较为详尽,就用药部位来说,宋代以前水蓼多以茎叶入药,宋代以后多以果实入药,现代则以全草入药。唐代以前,民间习惯“种蓼为蔬,收子入药”,但自唐开始,医家发现过食蓼“有毒、伤人肾、损阳气、损胸髓……”,因此不再被栽种或作菜蔬食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