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政变》,此词条收录于12/29,仅供参考
辛酉政变是1861年8月22日至1861年11月2日间,由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訢共同发起以推翻咸丰帝遗命、夺取政权的宫廷政变。因该年为辛酉年,因此称为“辛酉政变”;因该年年号为祺祥,又称为“祺祥政变”;因发生在北京,又称为“北京政变”。[1][2]
1861年8月,咸丰帝临终前口授遗诏,立年仅6岁的载淳为皇太子,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内阁大学士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八大臣排挤载淳生母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訢,二人决定联合发动政变。8月22日,咸丰帝病逝,奕訢随即以祭奠咸丰帝梓宫为由,赴热河行宫与慈禧太后密谋,并决定趁咸丰帝灵柩回京之时发动政变。[1][2][3]10月底,两宫太后及皇帝载淳先行回京,并再次与奕訢等人确认政变。11月2日,慈禧太后以幼帝为名,宣布解除辅政八大臣的圣旨,并令人分别逮捕了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人。11月3日,恭亲王奕訢被任命为议政王、首席军机大臣、宗人府宗令,参与政变的文祥、桂良等人任命为军机大臣;11月7日,慈禧太后宣布废除”祺祥“年号,以次年为同治元年;11月8日,慈禧太后下令将肃顺抄家立斩,载垣、端华赐令自尽,其余五名王大臣被革职或充军。11月11日,载淳在太和殿登基称帝,12月2日,两宫太后正式开始了“垂帘听政”,该制度一直持续到1908年。[1][2]
通过辛酉政变,恭亲王奕訢与两宫太后联手肃清了八大臣集团,形成太后垂帘、亲王议政的政治格局,结束了清朝由皇帝独揽大权的历史。在对外政策上,新政府一改咸丰朝时摇摆不定的举措,坚定地推行主和政策,以奕訢、文祥、桂良为首的务实派,开始了向西方学习、“自图振兴”的进程。[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