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科》,此词条收录于12/29,仅供参考
人科(学名:Hominidae),灵长目的一科,包括第四纪早期到现代的各阶段人类,而人科起源的时间在第三纪中新世[1]。人科包括拉玛古猿属、南方古猿属和人属[1],其中南方古猿是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科化石,发现于非洲的南部和东部[2]。人科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一科,人科的特征是陆居,直立两足行走,手具有可以与其他指相对的大拇指,但大脚趾不与其他趾相对[3][4];齿列连续,犬齿小,没有结节[5],犬齿的缩小,是人科咀嚼机制选择的结果[3]。另外,人科的眼眶后壁有骨将其封闭,脑颅大呈圆隆形[5]。与其他灵长目动物相比,更加依赖于经过训练而获得的技巧,而不完全取决于生物本能的行为[4]。关于人科生物的进化历程,人科生物本身的历史发展有三个最重要的时间概念:600万年前人科生物开始发生、300万年前左右工具制造和狩猎生产出现、以及4万年前现代体质形态的人类形成[6],分别以1924年在南非汤恩首次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和六十年代在东非发现的“能人”化石、“直立人”和“早期智人”化石、和现代人化石或晚期智人化石为代表[6]。现存人科只有一种,即智人,或称现代人,史前尚有一些其他种类的人科成员,一般可以分成两个亚科,即早期的南方古猿亚科和后期的人亚科[7]。也有说法认为黑猩猩、大猩猩、猩猩这3个属是人类之外现存的人科动物[8]。
史前尚有一些其他种类的人科成员,这些史前人类的亲缘关系和分类争议很大,一般可以分成两个亚科,即早期的南方古猿亚科(Australopithecinae)和后期的人亚科(Homininae)。
南方古猿亚科是最早直立行走的灵长类,即最早的人类。第一个南方古猿的化石于1924年由达特发现于南非,命名为南方古猿非洲种(Australopithecusafricanus)。当时由于北京猿人的发现,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亚洲,而对南方古猿没有重视,到1959年李基在坦桑尼亚的奥杜韦峡谷发现了南方古猿类型的东非人之后使南方古猿开始成为人们的焦点。早期发现的南方古猿可以分成体型纤细的南方古猿属(Australopithecus,包括1924年发现的南方古猿非洲种)和体型比较粗壮的傍人属(Paranthropus,包括1959年发现的东非人,即傍人鲍氏种,英文Paranthropusboisei,原称鲍氏东非人)。南方古猿中最著名的则是南方古猿阿法种(Australopithecusafarensis),由于其发现是人类出现的年代大大提前并发现了一具比较完整的化石(即“露茜”)而引起轰动。近些年来,又发现了一些南方古猿亚科更古老的属和南方古猿属更早的种,将人类的历史又提前了很多。
有人认为第三纪晚期有一部分古猿的前肢从运动的功能中解放出来,用两脚直立行走,能够使用和制造工具,从而促进脑的发展,使这部分古猿向人科进化。近年又有新补充。中新世由于生活区内灵长类大量繁衍,树林高、中层的食物不敷需要,于是一部分古猿向树林低层和地面开拓新的生活资料(主要是小颗粒而且结实的种籽)来源,对这类食物的适应,促进人科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