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此词条收录于12/29,仅供参考
《大公报》(Ta Kung Pao[1]),是1902年6月17日由英敛之在天津创刊的报纸,属于中国近代私营媒体。[4]《大公报》之名由“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而来。[8]中国新闻史学界有“一部新闻史,半部在大公”之说,[9]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中文报纸。现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主办,总编辑李大宏。[5][10]《大公报》自创刊以来,以“文人论政,文章报国”为办报特色,始终与民族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11]
1902年《大公报》在天津法租界创刊,曾用法文名L'Impartial。英敛之在创刊号表明办报的宗旨和目的,在于以西方文化思想对国人进行启示和引导,救亡图存。《大公报》敢于发表客观言论,与当时部分报纸专注利润有着明显的区别。[11][7][12]1916年9月,报馆售予安福系王郅隆,胡政之为总编辑。1919年,胡政之作为采访巴黎和会的唯一中国记者,开创中国媒体报道国际新闻风气之先。[12]1925年11月27日停刊。[4]1926年9月,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以“新记公司”名义接办,张季鸾任总编辑。社训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提倡民主政治,主张保护与发展民族工商业。新记《大公报》曾与南开大学、天津碱厂并称为“天津三宝”。1932年“一·二八事变”,该报谴责日军侵略,支持十九路军抗日。[4]1936年4月,《大公报》上海版发刊。随着抗战爆发,又陆续创办武汉版、重庆版、香港版等,最多时曾有7种。[13][14]1940年1月22日,《大公报》披露《汪日密约》全文,一时震惊中外,成为“中国报学史上最轰动事件之一”。[15]1953年1月1日,上海版《大公报》与天津版《进步日报》合并出版全国性《大公报》,并于1956年9月迁址北京,成为报道国际新闻和财经政策的全国性报纸。[14]1966年《大公报》被迫停刊。此时,仍有香港版《大公报》持续刊行。[16][17][18]2016年,《大公报》与中国香港《文汇报》合并组建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后,形成了立足中国香港、面向全球华人的全媒体传播格局。2022年6月12日,《大公报》创刊120周年,致信祝贺。[19][20]
1941年5月,《大公报》获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颁发“密苏里荣誉奖章”这一世界性荣誉。[21]2022年7月,《大公报》获得香港报业公会颁发的“最佳独家新闻”冠军、“最佳新人”冠军、“最佳经济新闻写作”冠军等十个奖项。[22][23]《大公报》是存在一百多年的大报,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培养了范长江、萧乾等大批新闻人才。[24]以大公报人为代表的新闻界和文化界,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的贡献与担当,受到社会各方面广泛好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