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菜》,此词条收录于12/29,仅供参考
粤菜,即广东菜[1][5],又称潮粤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8][9][2]由广州菜(广府菜)、潮州菜(潮汕菜)、东江菜(客家菜)三种地方菜[a]构成[1][5]。其中广州菜主要流行于广东中西部、广西东部、香港和澳门,主要代表城市有广州、东莞、顺德、中山等[6],潮州菜主要流行于潮汕地区,代表城市有潮州与汕头等地[7][6],而东江菜主要流行广东、广西和福建的客家地区[6],代表城市有梅州、惠州、河源、深圳等地。[10]
粤菜源远流长,历史悠久。[9]其发源于岭南,最早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后随着汉越融合,逐渐成熟。[2]近代以来,粤菜吸取各地方菜和西菜的制作技术[1],形成集南北风味于一炉,融中西烹饪于一体的独特风格。[2]20世纪70年代,香港出现“新派粤菜”,大量使用新兴食材与调味品,以粗杂粮推出菜肴,发扬“北为南用,西菜中用”的传统,创出以鲜花、水果入菜的菜式。其后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内地。[2]它具有选料精细、花色繁多、取用烹饪原料和调味品范围广,擅长以蛇、狸、狗、猴等野生动物制作佳肴及品种随时令更换等特点。[1][5]烹饪方法有炒、煎、焗、烤、熏、炖、炸等,[1]口味以清、鲜、嫩、滑、爽、香、脆为主,同时调味遍及香、松、脆、肥、浓五滋和酸、甜、苦、辣、咸、鲜六味,具有浓厚的南国风味。[3]粤菜的调味品有老抽、柠檬汁、豉汁、蚝油、海鲜酱、沙茶酱、鱼露、栗子粉、吉土粉、嫩肉粉、生粉、黄油等。[3]
传统的粤菜有“粤菜三绝”,即焗禾花雀、焖狗、烩蛇羹,[11]其他代表菜肴还有白切鸡、文昌鸡、太爷鸡、清平鸡、三杯鸡、油泡虾仁、帝赐肉、烤乳猪、咕咾肉、蚝油牛肉、脆皮鸡、冬瓜盅、生炆狗肉、盐焗鸡、豹狸烩三蛇等。[12]粤菜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演变反映岭南古代物产分布、人口变动、商业贸易等情况,以及岭南与中原、海外的饮食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联系全世界粤籍华侨华人的纽带,而其作为广东的一张名片,“食在广州”的美誉大大提升广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