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江》,此词条收录于12/29,仅供参考
大同江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是朝鲜第五大河流,全长450.3公里,流域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因河床深,受黄海潮水影响,有利于航运。大同江发源于朝鲜咸镜南道的狼林山东南坡,流程蜿蜒,穿平壤城而过,向南流经南浦市,最后注入西朝鲜湾。中国古代称为浿水,后成为中朝两国的界河。 大同江沿岸建有西海水闸等水闸,形成四季不枯的人工湖。平壤市因大同江而变得秀丽多姿,有“乙密赏春”和“浮碧玩月”等著名八景。大同江在朝鲜首都平壤市流淌,因此与南韩的汉江齐名。
大同江是朝鲜第五大江发源于朝鲜咸镜南道狼林山东南坡海拨2184m处,向西南方向流,先后流经平安南道、平壤市,在南埔附近汇入西朝鲜湾,最后注入浩瀚的黄海。河流全长439km,流域面积2.03万平方公里。整个流域处在东经125°15′~127°02′,北纬38°08′~40°20′之间。大同江流域支流众多,其主要支流有南江和载宁江等。由于河水较深,从河口到松林可通4000t的船只,河口以上65km可通2000t船只。
大同江
上游地区灌溉发达。大同江上从上至下先后建成了顺川、成川、烽火、美林和西海(又名南浦)5座水闸,取得了防洪、灌溉、航运、供水、发电等综合效益。美林闸库容1亿立方米,水库周围建有59座扬水站。位于大同江口的西海闸,总库容27亿立方米,挡水前缘总长8km,枢纽建筑物包括土坝4.6km;混凝土坝2.4km;31孔水闸,每孔净宽16m;副坝过水坝段;2万t、5万t、2000t级船闸各一座。工程于1981年5月开工,1986年6月竣工,可灌溉20万公顷海涂。西海闸坝枢纽能够对大同江126亿立方米的年径流量进行有效的调节,并配合其上游的美林闸、烽火闸联合运行,给歧阳灌溉系统和艮波灌溉系统补充水量。按规划,上游还将建12座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