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发起的文化革命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此词条收录于12/29,仅供参考

      新文化运动(英文名:New Culture Movement),是发生在中国20世纪初期,由一部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的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主要领导人物为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胡适、鲁迅等。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中国被卷入世界殖民体系,大量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为新文化运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新文化运动就此发端。1916年9月,《青年杂志》改名《新青年》,编辑部迁往北京,北京大学就此和《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阵地。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宣传使用白话文,倡导文学革命。《新青年》杂志亦从第4卷1号开始起使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写作。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人也相继使用白话文进行投稿,为新文化运动做出贡献。1919年1月,《新潮》杂志创刊,宣传科学主义和革新文化,成为了《新青年》杂志的有力补充。同月,刘师培等人组织《国故》月刊社,鼓吹传统学术,反对新文化运动。同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新文化运动发展迎来高潮阶段,新式知识分子在各大校长的带领下积极开展抗议活动。在此期间,“问题与主义”的论证展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范围传播。此后,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结合的更加紧密。年底,胡适发表《新潮的意义》,整理国故运动兴起。1920年,陈独秀等人开始筹备中国,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在中国传播,此后数年间,新文化运动围绕着汉字拉丁化、宗教问题、科学与玄学论战、白话文运动等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和讨论。1926年,北京学生为反对列强对天津水道的封锁展开示威运动,北京政府对众多教育界名流发出通缉令,迫于压力北京教育界名流离京南下,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新文化阵营彻底解体,新文化运动就此终结。

      中国现代史学家李侃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的延续,是资产阶级新文化与封建阶级旧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