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此词条收录于12/25,仅供参考
太尉,中国古代官职名称,是中国古代最高军事长官,始置于秦朝,明朝时期被废置。
“太尉”一词最早见载于《吕氏春秋》,但其制不详。秦统一后创设的三公九卿制度中,以太尉为军事长官,但长期无人担任。汉沿秦制,设有太尉。但在汉高祖至汉景帝时期,太尉时废时置。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再次设置太尉,一年后再次废置,此后西汉不再设太尉。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年)重设太尉,并逐渐成为常设官职。东汉末年曹操担任丞相后,太尉及其属官转归于丞相。晋代太尉逐渐成为虚职;唐代太尉作为节度使的尊称;五代十国时期作为禁军高级指挥官的尊称;宋代太尉为节度使合法官称和对武官的尊称,宋徽宗时期太尉成为武官之首。明初设五军都督府等中央军事机构,太尉一职被废置。
秦始皇时期始设太尉作为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但长期徒有其名。秦汉时期太尉作为军事长官时废时置,主要职能为担任临时的军事统帅、皇帝的军事顾问等,但并没有实际执掌,地位在三公中仅次于丞相。东汉复设后,太尉作为常设官职的职权加重,地位居于三公之首。东汉太尉下设长史、令史及御属、官骑等,太尉通过其属下诸曹掌管军事行政事务,太尉有权与司徒、司空商议朝廷重大事务兵提出建议,还可主持“亚献”。汉代以后历代一般将太尉作为加官,无实权。太尉具有协理政事、稳定局面等作用,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越南受中国影响,设有辅国太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太尉有卢绾、周勃、周亚夫、贾诩、庾亮、郭子仪、岳飞等。
古时“尉”通“熨”,意为用火熨烫使布平坦,春秋时期开始被用于官名中。《管子·立政》记载,齐国设有军政合一的地方政治组织“里尉”;《春秋左氏传·成公十八年》记载晋国设有“军尉”“元尉”“舆尉”等军事性质的官职。据《商君书·境内篇》《战国策·齐策一》《战围策·赵策三》等记载,战国时期出现了国尉、士尉、都尉等多种军事尉职。先秦典籍中更多记载的尉官为国尉、邦尉;后世专家学者国尉应是太尉的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