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此词条收录于12/25,仅供参考
朱温(852年-912年),宋州砀山(今安徽省砀山县)人,是五代时期梁朝的第一位皇帝,后开平元年到乾化二年在位(907年-912年),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即位后改名为朱晃。
朱温出身没落小地主家庭,其父朱诚早死。唐僖宗乾符年间,朱温参加黄巢农民起义军。先后攻陷长安、洛阳等地。中和二年(882年),朱温因黄巢军势衰弱、军心涣散,归降唐朝。唐僖宗赐名“朱全忠”,任命其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次年被封为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归降后,屡建战功,权势日盛,逐渐成为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唐天复元年(901年),朱温立平反之功,被封为梁王。天祐元年(904年),朱温以武力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八月,昭宗被杀,昭宗子李柷为帝,即唐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唐哀帝禅位于朱温,朱温自名为晃,代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朱温称帝期间,和晋王李存勖的作战屡遭失败。乾化二年(912年),朱温因继位问题,被次子朱友珪谋杀,在位六年(907-912年),享年六十一岁。朱温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宣陵。
朱温出身低微,凭借军事才能逐渐走上唐末的政治舞台,历经黄巢起义、唐末藩镇割据,屡建军功,凭借军权权势日盛,最后覆灭唐朝,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的新局面。朱温即位后,未能正确处理好后嗣问题,最终被亲子朱友珪弑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