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

网站收藏烽烟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扯淡特刊?为啥熊猫事件辟谣举步维艰?为何魔怔毒粉油盐不进?或许有一个和熊猫无关的原因

其实我都不敢相信,关于大熊猫谣言和争议的文章居然还能出个三部曲,这真的要归功于广大魔怔熊猫粉的整活能力。

辟谣熊猫饿得啃墙皮

前两天,旅美大熊猫“丫丫”在上海结束隔离检疫,回到了北京动物园,而据“知情人士透露”,丫丫在回国到回京的这一个月,体重增长了24斤。这个消息甚至被上海电视台的一档新闻节目引用,于是某些人的腰板又挺直了:看吧!我就说丫丫在美国被虐待了吧?一下子长那么多体重,肯定是以前饿得太瘦了。

我不大了解熊猫的体重变化规律,但一个月增长24斤,喂猪都不带这么长的。于是我找遍了国家级媒体和北京动物园的相关说法,发现他们対丫丫的体重变化只字未提。

辟谣熊猫饿得啃墙皮

但实际上,这个所谓的“知情人士”本来就是个营销号,后来被一些流量大V转发,电视台播这条消息的时候连把信息源详细解释的底气都没有,甚至直接用上了营销号剪的原片......看看下面这个视频的画风吧,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敢信。

其实,不管丫丫回国之后是胖了还是瘦了,拿体重增长来佐证美国虐待了丫丫,从常规逻辑上来看也够离谱的,在小学生辩论赛搞这出都得领一张黄牌。丫丫在孟菲斯动物园的真实情况是怎么的,不仅有中动协和北京动物园出具的报告,还有新华社的专访,更有外交部的定调。但即便把这些实锤糊魔怔人脸上他们也会视而不见。

当新华社探访孟菲斯动物园,和北京动物园一起见证了丫丫在孟菲斯的最后时光写了篇专访后,这帮人二话不说连新华社都冲,居然说国社也被收买了。其中的视频里还有前去“拯救”丫丫的北动娘家人说孟菲斯饲养模式规范,这帮人又把被他们奉为救星的北动赴美饲养员批了一顿,真的毫无逻辑,逮谁咬谁。

辟谣熊猫饿得啃墙皮

虽然我一直认为,在这样风波下,我们要坚持输送事件真相和科学认知,但实际上,无论专业人士和机构怎么辟谣,这帮人就是不信。在丫丫事件发酵之初,你说很多谣言子虚乌有,他说你是五十万,等到这把火烧到了国内的大熊猫饲养机构,你说美香添添没被虐待,熊猫国际科研合作很有必要,他又说你是五毛,合着辟谣的都是双料特工啊。

所以,去关注谣言本身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或许可以从另一个层面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这帮人的脑回路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们对真相油盐不进,熊猫辟谣工作为啥举步维艰?

严格来说,丫丫事件其实早已经超脱了一个动物保护饲养的范畴了,发展到现在,它已经是一场舆论的交锋和斗争。前两篇“扯淡特刊”也提到,一系列熊猫谣言的始作俑者有别有用心的坏人和境外势力,目的在于借熊猫在国内民间制造对立,激起网民和大熊猫保护机构和专业人员的矛盾,破坏大熊猫国际科研合作和大熊猫保护事业,向我国输入极端动保思想甚至更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些谣言虽然从常识上讲一个比一个弱智,但确实戳到了大多数人的共情点,加上无良自媒体把丫丫事件诱导向国际关系和国家尊严等话题,让听信谣言的人有一个高不可攀的道德高点。

心理学商有一个“社会认同理论”,即人们倾向于将自己的身份与某些群体或社会标签相关联,并且更容易信任并接受来自属于自己社会群体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网民可能倾向于接受与自己的脑回路一致的信息,而对于与之相反的信息产生怀疑和抵触。

简单点说就是,许多人看起来天天在网上接受信息,但他们从不在意真相本身,他们上网交流的目的是寻求道德优越和认同,并以宣泄情绪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就是图一个爽。而大数据推送和信息茧房又进一步让人反复接收符合自己口味和观点的内容,许多人只要刷到一个造谣丫丫的短视频,紧随而来的就是十个造谣短视频,由于和相异的内容和观点更加远离,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虚假信息的听信和共情。

辟谣熊猫饿得啃墙皮

目前是中美关系不太好的时候,丫丫事件的发酵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被迅速传播,从此丫丫就成为了某些网民抒发爱国情怀、抨击美帝国主义的工具熊。他们心底根本就不在意丫丫的身体健康状况到底怎样,他们造谣传谣说美国虐待大熊猫,只为了宣泄正面情绪,等丫丫回国了又搞了一堆连国内饲养员都不敢认的医学奇迹,所谓的体重暴涨的谣言不也是为了情绪宣泄吗?归根结底不还是图一个“爽”?

而根据官方层面的新闻报道、事件通报和外交部发言等,核心都是说明丫丫在美国并没有被虐待,孟菲斯的饲养团队尽心尽力,丫丫自己除了皮肤病也符合老年大熊猫的身体状况,体重也在正常区间。倒不是说这些真相对他们来说完全无法接受,只是因为其本身过于枯燥,且能充分佐证那些谣言是多么低级。如果信了真相,不仅满足不了爽点,更需要勇于承认之前的情绪化和浅薄。他们可以承认自己以前是错的,但不想承认自己是弱智啊。

于是,这些人出于拉不下老脸,准备一错到底。他们接下来满足爽感的方式就是扣帽子。虽然扣帽子贴标签很不礼貌也不讲道理,但通过给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给动物园、给新华社扣帽子,满足了他们凌驾于专业人士和机构之上、把权威力量踩在头上彰显正义的爽感。殊途同归,还是为了个爽。

辟谣熊猫饿得啃墙皮

不过,即便这些话说得再难听,这也符合人类心理学规律,有时候普通人很难避免,我也承认自己都差点成为了单纯满足爽感到处信谣传谣的人。在这其中大多数人并不是完全没安好心,都是因为共情能力太强,加上缺乏一点科学认识,这很正常。但某些坏人深谙其道,揣着明白装糊涂,把玩饭圈的那一套指挥不明真相的网民四处煽风点火,把舆论场搞得乌烟瘴气,不仅在猪都起飞的流量面前恰够了烂钱,还指挥信徒攻击国家的大熊猫保护事业,破坏公众对国家大熊猫工作的信任,贬损政府部门和媒体的公信力,甘当境外势力提线木偶,这真的是爱国行为吗?好好掂量下吧。

当然,在这其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热心肠的辟谣人员,他们四处辛苦搜集专业知识,向公众普及大熊猫饲养、繁育、保护和国际合作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强调熊猫国际科研合作的重要性,积极发声端正视听,但收效不怎么好,甚至在这其中又兴起了另一波魔怔人,反向利用丫丫事件和国际关系的潜在关联,搜刮更多争议强行和此关联,用公知的嘴脸毫无底线地调侃,进一步煽动事件双方的对立,同样值得警惕。这种用魔法对抗魔法的方式,用极端处置极端的行为,同样非蠢既坏,和那帮造谣魔怔人没有本质区别。

辟谣熊猫饿得啃墙皮

无论怎样,我们始终要记住,专业机构和爱心人士不遗余力的辟谣,是为了端正视听,让大家对事情的脉络有准确的认识,辟谣的一大重要目的是捍卫国家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公信力,唤回公众对国家大熊猫一系列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屁股从来没有歪,造谣的人和玩烂梗的人,永远没有资格去定义辟谣者的坚定立场和良苦用心。

如果你有幸了解到了丫丫事件的真相,你也没有资格以此为优越点和爽感凌驾于信谣者之上。通过正确的引导,今天不知道的事情他们明天就能知道,知道和了解一件事从来都不是秀优越的资本。你跟一群一年级小学生做一套一年级的题,拿了第一有什么可豪横的?

所以,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需要有高人指点,光靠跑断腿式的辟谣的效力已经越来越有限。

但无论怎样,我相信科学和理性终将战胜谣言和疯狂。

文章来源:小白idea,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关键词推荐:厦门仓库出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合作:2024tuiguang@gmail.com